365上市公司官网  
校友工作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校友风采 >> 正文
校友请回答丨尹永跃:向时代前列奔跑
发布日期:2025-09-11    点击:

365上市公司官网2021届应用化学专业校友尹永跃,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神经电化学分析方向的的博士研究生。从他的成长轨迹中,我们能看到一个科研工作者清晰的学术发展路径,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他对学业、科研和人生的思考。

回顾在济南大学的求学历程,尹永跃特别提到大一新生研讨课带来的重要影响。当时选修的马洪敏老师"仿生化学与智能材料"课程,让他对分析化学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。这个契机促使他加入魏琴教授和马洪敏教授的课题组,开始了电化学和光电化学免疫分析研究。本科阶段的实验室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专业实验技能,更重要的是帮助他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。正是基于这段科研实践,他在考研时果断选择了神经电化学分析这一前沿领域,专注于用化学手段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。

谈到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的转型,尹永跃认为最关键的是打破"单维优秀"的认知局限。他坦言,本科阶段大家习惯于用GPA、竞赛获奖等量化指标定义成功,但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才发现,沟通能力、资源配置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等"软技能"往往比专业知识更重要。在他看来,研究生阶段的核心转变是从"知识消费者"变为"知识生产者",这个过程需要自主在文献中定位需求、在组会交流中发现問題、在试错中校准方向。他强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,不要执着于过去的成绩和单一评价标准,而要在新环境中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。

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的“内卷”和选择焦虑,尹永跃给出了富有化学特色的建议。他以实验研究为喻,建议学弟学妹们善于发现,摒弃“复现”执念,不要盲目追逐他人设定的赛道,而要挖掘自身闪光点;敢于试错,接受“副产物”存在,珍惜在尝试过程中获得的经验、人脉和技能这些宝贵财富;最后要勇于舍弃,理解“平衡”智慧,在充分试错后明确核心目标,主动舍弃消耗精力的“伪选项”。

尹永跃的经历和思考展现了一个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轨迹,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清醒、坚定前行的宝贵启示。他的故事证明,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复刻他人的道路,而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,并在追寻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。



  Copyright?365英国上市集团(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-Official Website All rights reserved.2019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化学化工学院(逸夫科学楼)
电话:0531-82765475 邮箱:rao_wangg@ujn.edu.cn
鲁ICP备09051414号
应用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济南大学)